找到相关内容656篇,用时18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王雷泉:佛教教育的目的、方法及前瞻

    个人的别业与众生的共业休戚与共。就众生与世界的关系而言,主体的与环境的依息息相关。 中国的传统思想都重视人心的作用。《尚书·大禹谟》指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当前中国大陆佛教的复兴,处于蓄势待发的临界状态。大陆二十多年的佛教复兴,教内教外的佛教教育...

    王雷泉 ( 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72773263.html
  • 张元隆:佛法的安心之道——佛法运用于管理与谘商之探讨

      唯有依于佛法,反求诸已。心改变,即是的改变,依自然随之而转,这样才是解决之道。然而佛法的安心之道,并非所有人一蹴可即的,故可先采用一般简易的舒缓...   受力之单位面积则是:心力与智慧。心力即堪能性,包括了意志力、忍耐力、念力、专注力、觉察力;智慧则是依于理性思维后之抉择与行动,包括正见、观、如实知、思维、抉择...

    张元隆 ( 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2473334.html
  • 心灵环保与社会和谐

    不相互对立,反而相互依存。依是生命依存的环境,是生命主体本身。生命主体和生存环境,虽然在客观世界的现象中,可以作为两个不同的对象来认识,但是,就其本质而言,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倘若把主体与...自然。人与自然唇齿相依、血肉相连的依存关系,为科学的高度发达后人类随心所欲驾御自然能力的畸形发展所稀释。但是,佛法的因果法则和残酷的现实都在警示着人类,漠视自然规律,对自然过度无序的索取,一切以众生...

    觉 醒

    |心灵环保与社会和谐|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01773881.html
  • 圆觉经管窥(八)─普眼菩萨章之一

    ;如空华无异,由不即故,所以虚幻起灭,由不离故,所以华处即是空处;上约依世界也。更约身  页23  心无缚无脱者,于寂灭无二,圆觉真境之中,随缘现起十种法界;因惑、业结缚,而成六凡有为之法界,由...,何由悟入;故 (普眼菩萨)乘机发问,欲请如来,为顿(钝)教菩萨,开方便门也。……为末世求大乘众生,演说菩萨因地修行渐次,于无次第中,指示次第进修之法。」「云何思惟者?非识心分别之思惟,乃八正道之...

    何金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5274088.html
  • 佛学问答——惟贤长老答

    阿弥陀佛的愿力,感得了这个净土,所谓净就是没有染污,是庄严的、清净的,不管和依都庄严,就称之为净土。从实际来讲,净土是存在的,不能否定,从理论来讲,如何生净土就在你的心,你的心能够经常念佛,能够经常存...静坐,“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七宝微妙塔,宝塔顷刻化为尘,一念静心成觉”,说明修定的功德很大啊!修慧就要读经典,学习经典。这是基本方法,除了戒定慧以外,那就要多做功德事情,培功德,积福,福慧双修。修行...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4878881.html
  • 华严宗的思想及其教判

      6.依一对:依,依国土;,居住于依国土的形类。   7.体用一对:体,不变体性;用,随应外物的活动、运用。   8.人法一对:人,能知、能观的主体;法,所知、所观的客体。...品》,配合各宗派,而作判释。兹引经文如下:   譬如日出于阎浮提,先照一切须弥山等诸大山王,次照黑山,次照高原,然后普照一切大地。日不作念,我先照此,后照于彼,但以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后。如来应...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593478958.html
  • 人本佛教是新世纪中国佛教的一面旗帜

    人自己来决定的。人是业报的制造者、承载体和衍生物,是“”的主体和“依”的因体;人不仅要对自身所造的生生世世负责,还要对自身所处的客观环境负责。以人为本,既是对人的重视,“人身难得”;也是对人提出...”?在“文化大革命”浩劫的岁月裹,无数仅仅因信佛而惨遭迫害的事实已经给出了残酷的回答。而今,堂堂地作为人民一部分的佛教信众,作为人的佛教信众,不仅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做人的权利、做“人民”一分子的...

    王志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455079436.html
  • 浅议和谐法门

    这种连续不断的因果和重重牵引的主从关系,构成了这个互相依存而无一物可以独立的世界。置身其中的人,当然也概莫能外。  佛法把自我个体由过去业因所感得的形寿身命,称作“”;把个体身命所依托的山河大地、...平等和报恩、对待无情众生的自律和珍惜,以及倡导中道观与正行,反对任何偏激和极端的思想行为等主张之上。今天已成为我国的执政党与社会各界群众的高度共识的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等发展观念,以及构建和谐...

    兆德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245682059.html
  • 《一函遍复》讲记(2)

    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不仅可以示现的身,还能示现依的身。草原、桥梁、大山,这些都能够变现出来以救度众生。  我们知道了观音菩萨这样的神通广大(十四种无畏、无作妙力,三十二应),具大慈悲,又有大...好像有一个人在卖香,尽管你没有参加这个卖香的交易,但你在旁边站着,你也沾染了这个香的味道。所以你只要随喜,这个做事的功德有你一份福在里面的,这是无本得利的事情。  众生却不去做,这就是愚痴。  所以,...

    大安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5514282348.html
  • 死亡的艺术——慧律法师

    ,神识住在其间,过一段时间后又必须搬家,因为房子老了、坏了。所以,有修行的人,有布施的人,慢慢积存福,将来可以得到较好的、依。有人出生就很美丽,有人出生就很丑陋,这要如何解释呢? 所以,人可以...比较有意义。 释迦牟尼佛把生命奉献出去,也是为了超越自己的束缚,不是要众生的回馈。今天我们就是对布施的观念不正确,才会仅仅落入人天的福;有所求的布施,要求佛祖保佑如何、如何,这种布施就不能达到中道的...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385783377.html